检测认证人脉交流通讯录
- 承载比CBR实验仪
承载比CBR实验仪(试验附件)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作试件后,对各种土和路面基层、底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应控制在内,最大不超过40mm。
主要技术参数:
1、承载比试验仪:速度1mm/min压力3T。
2、贯入杆:端面直径φ50mm,长lO0mm:
3、百分表:3只。
4、多孔板:两块。
5、荷载板:6块(外径*150mm*52mm,每块1.25Kg)。
6、试简:内径中152mm、高170mm,
7、垫块φ151mm、50mm同重型击实仪试筒。
2.2 室内CBR值试验原理
试验时,按路基施工时的最佳含水量及压实度要求在试筒内制备试件。为了模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最不利状态,加载前饱水四昼夜。在浸水过程中及贯入试验时,在试件顶面施加荷载板。以模拟路面结构对土基的附加应力。需要注意的是,贯入试验中,材料的承载能力越高,对其压入一定贯入深度所需施加的荷载越大。
2.3试验技术要求
试验的技术要求有如下几点:
a)备料,试验采用风干试料,按四分法取样,一次备足击实CBR试验所需试样:
b)通过击实试验,求解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C)按击实所得最佳含水量制备CBR试件;
d)试件顶面加承载板浸水四昼夜;
e)做贯入试验,加荷使贯入杆以lmm/min~ 1.25mm/min的速度压入试件,记录不同的贯入量及相应的荷载,总贯入量应超过7mm;
f)绘制单位压力p与贯入量L间的关系曲线,必要时进行原点修正;
g)从P—L关系曲线上读取贯人量为2.5mm及 5mm时的单位压力P2.5 (MPa)、P5(MPa),则 CBR 2.5= P2.5/7*100%, CBR5= P5/105*100% ,一般采用CBR 2.5 值作为材料承载比,如CBR5 > CBR 2.5,则试验重做;如果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 CBR5 值作为材料承载比。
关于CBR值室内试验的详细步骤及具体要求可参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中的“承载比(CBR)试验(T0134—93)”。较大尺寸的土颗粒会对贯入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3. 承载比CBR实验仪的几点体会
3.1 试样的制取应有代表性并尽量与施工实际相符《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中的“承载比(CBR)试验(T0134—93)”18.0.1.2中规定:“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38mm”。而在18.0.3中又有以下规定:“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土团均应捣碎到通过5mm的筛孔”。对于以上的这些规定,容易让人混淆:既然要过5mm的筛孔,何必要规定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38mm呢?实际工作中,到底应过怎样的筛才能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呢?笔者认为,应该视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首要一点是,不使土的单个颗粒破碎。对于细粒土,应按要求过5mm的筛孔,这样就会使土在取样拌和时更加均匀。而对于一些含有较大尺寸的土或粒料就要过38mm的筛.超尺寸部分大于5%则进行结果修正。CBR试验规程中虽然允许25mm~38mm直径的土颗粒存在,但这种尺寸的土颗粒会对贯入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如果试样中25mm~38mm直径的土颗粒总量在5%以下时,应将其剔除。这样既考虑了土颗粒对贯入试验的影响,又能保证试验与施工实际相一致.击实试验与CBR试验试样的制取也比较统
3.3 土样制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 用最佳含水量进行CBR土样制备时,最好用干土法,因为湿土法也要先风干土,再取样测定土的天然含水量,这样相对干土法的制备多了一步工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