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认证人脉交流通讯录
- V形锥流量计源于美国McCROMETER,是一种极具优势的新型差压式流量仪表。从二十几年前诞生开始,就以其常规差压仪表无法相比的的诸多优点,迅速在流量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好评。V锥流量计是一种全新的差压式流量计量装置,它以独特的边壁逐步收缩节流方式,一改传统节流装置的几乎所有的缺点,是差压流量计革命性成果。其原理与其他差压式流量计一样,是经典的密闭管道中能量守恒原理和流动连续性原理,并具有自整流、自清洗、自保护功能;直管段要求极短,无积污、堵塞,可保持长期稳定性;锥体后端高频低幅的小噪声使测量下限相对很低,从而使量程比达15:1;其永久压损只及孔板的1/3和文丘里管相似。因此,V锥流量计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供热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主要特点
精度高:V锥型流量计[2]的精度为测量值的±0.5%,贸易计量级为±0.3%(系统精度需参照应用条件及二次仪表的精度)。 重复性好:V锥型流量计的重复性很好,为±0.1%。 量程比宽:V锥型流量计的量程较其它类型的差压流量计大得多,正常情况下为10:1,若有必要不是也可加大。在雷诺数高于8000时输出信号为线性,若低于8000也可测量,但需对输出信号根据曲线进行修正。 直管段要求低:伯努力方程要求受测流体为理想流体,在实际应用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很多情况会造成流体分布不均匀,如弯头,阀门,缩径,扩径,泵,三通等等,对其它仪表而言,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V锥流量计可在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均匀流体分布,如在紧邻仪表上游有单弯管,双弯管,经过锥体“整流”后的流体分布比较均匀可保证仪表在恶劣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由于V型流量计可均匀流体分布曲线,因此同其它类型的差压流量计相比,对上下游直管段的要求小,建议安装时在上游留0-3D的直管段,在下游留0-1D的直段管。当用户的管道尺寸大,管道价格高或直管段不够的情况下,V锥型流量计将是最佳选择。在过去十年内,对V型流量计的上游有一个90℃的单弯管或两个不在一个平面上的双弯管的情况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V锥型流量计可在紧邻它的地方装有一个弯管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双弯管而不会对测量精度有影响。 流量计特有结构所形成的边界层效应,使节流件关键部位不会磨损,因此可以保持几何尺寸长期不变,因此能长期稳定工作而无须标定。 流量计是纯机械体,因此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及不怕振动。 可测的流体广泛(液体、气体、蒸汽),测量范围宽(微小流量~大流量),适用的管径DN15~DN3000。 塔形(V形锥)流量计与其它差压式流量仪表原理相同,也是一种节流式差压流量计。塔形(V形锥)的出现,打破了沿袭近百年的结构模式,使得节流式差压仪表产生了“质的飞跃”。塔形(V形锥)流量计的重大突破在于“变流体在管道中心中心收缩为边壁收缩”。 该流量计采用了多孔取压、环室取压,一体化安装等多项专利技术。广泛用于特脏污流体中的计量(如:钢铁厂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
主要技术参数
1、精度等级:0.5级, 1.0级 2、工作压力:≤16MPa 3、工作温度:-30-450℃ 4、环境温度:-30-70℃ 5、管道内径:15-3000mm 6、输出信号:4-20mA 7、供电电压:24V DC [3] 8、适用介质:几乎适用于所有气体、液体介质。 测量介质 :液体、气体、蒸汽 公称通经 :DN25mm~DN2000mm 公称压力 :≤16MPa; 最大≤42.0MPa 工作温度 :-40℃~600℃ 环境温度 :-40℃~60℃ 相对湿度 :5%~90% 流量计精确度 :±0.5%、±1.0%、±1.5% 重复性 :0.15%、0.33%、0.5% 范围度(量程比):10:1 适用雷诺数 :8000~1×107 结构形式 :法兰连接型、对夹型、特殊(按用户需求) 安装直管段长度 :一般上游1~3D,下游0.5~1D 材质 :碳钢、SUS304、SUS316L、其它 流向 :水平、垂直、其它 等效直径比 :0.45~0.85 推荐应用范围 饱和蒸汽流量测量 天然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氢气、氮气、碳氢化合物、单组分气体、多组分气体、空气等各种气体流量测量 检测烟道气等排气流量 检测水、液化石油气、成品油、原油料、甲醇、乙二醇、甲苯、氨水、双氧水、各种水溶液等流量 在各种淤浆管路上应用 脏污介质的场合 直管段不足的场合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多相流体测量 湿气体流量测量
注意事项
安装 ▲可水平、垂直或倾斜安装,应保证管内充满液体。 ▲节流装置前,后直管段应是直的,无肉眼可见弯曲,同时应是“圆的”,内壁应洁净,无凹坑与沉淀物。 ▲引压管路安装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规范。 订货须知 订货时请详细提供以下数据: (1)被测介质 (2)最大、常用、最小流量。 (3)工作压力、工作温度 (4)介质密度、粘度 (5)管道材质、内径、外径 (6)允许压力损失 (7)取压方式 (8)现场管道敷设情况和局部阻力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