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轮胎是汽车上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不仅承受着汽车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还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
但是,轮胎不是食品,并非距离生产日期越近越“新鲜”!
轮胎的组合制成材料包括橡胶、帘布、钢丝、碳黑等,是个橡胶制品,而绝大多数人也基于此认为轮胎越新越好,怕时间长了轮胎会出现老化、硬化等问题。确实,轮胎不能搁置太久,久了会出现老化等问题,但也恰恰因为轮胎是个以多种化学物品组合而成的制成品,轮胎不是越新越好,主要是因为轮胎刚制成时含油量高,橡胶分子不稳定,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让这些化学物品释放及稳定。
大约在轮胎成型后的8-12个月才能进入稳定期,此时安装才能达到叫效果。届时其耐磨度较好,也可使用更久及更长的公里数,就如同鲜肉须有排酸的过程一样。
轮胎行业的专家们指出,新生产的轮胎其实需要放置8至12个月,才进入稳定期,但很多消费者却对此一知半解,一味追求“新鲜”的轮胎,改变了轮胎业的正常操作。
虽然市面上大多数的商品,都须附有保鲜期,这让车主联想到轮胎也该越“新鲜”越好。其实,轮胎并不是食品,所以不是越新鲜就越好!换言之,一条新轮胎离生产期越近,其使用寿命就会越短。
众多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一直追求“新鲜”的轮胎,此现象改变了轮胎行业当初的正常操作,原本存货应是先进先出,现在为了顾客的要求而需改变为后进先出,造成先进的货就越存越久。
车主请勿自作聪明
不少从外国进口的轮胎,从出产至运抵目的地,就要耗时2至6个月,因此顾客购到囤积8至12个月的轮胎,其实也只是相差数个月。许多车主会根据轮胎的出产日期,判断轮胎的寿命。
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应以轮胎上的花纹深度或已行驶的总里数,判断是否到了更换轮胎的时刻,绝非以其出产的日期作为标准。
其实,轮胎一般在行驶2万公里后,花纹就会开始消退,若有经常进行定位调整,及使用调换轮胎位置的方式,则可能还可以行驶至4万公里,一般都会建议车主行驶2万公里后就更换轮胎(根据具体车况而定)。
若是安装出产不到8至12个月的“新鲜”轮胎,基于其稳定性不佳,使用寿命可能就无法支撑至行驶2万公里。
买轮胎,不仅不能贪图小便宜购买劣质轮胎,在生产日期的问题上更应该正视,澳泰轮胎,立志用品质轮胎为全国车友的出行护航。
联系方式:
林经理:
0591-83227866
400-838-9517
联系地址:福州市晋安区福新东路478号盛丰大厦1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