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

上海为康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认证人脉交流通讯录
  • 水质检测

  • 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务?

     直接提问 | 回首页搜

  • 对应法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NAS认可项目:是
  • 水质常规检测项目释义: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色度:
    清洁的饮用水应该没有可觉察的颜色。土壤中存在的腐殖质成分常使水带有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呈现淡绿蓝色,高铁化合物使水现黄色。不论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还是污染产物,都会严重影响水的颜色
     
    (2)浑浊度:
    饮用水浑浊度是由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经适当滤除而造成,或者是配水系统中沉积物重新悬浮起来而形成的。也可能来自某些地下水中存在的无机颗粒物或是配水系统中生物膜的脱落。
     
    (3)臭和味:
    臭和味可能源自天然无机和有机化学污染物,以及生物来源或过程(如藻类繁殖产生的腥臭),也可能来自合成化学物质的污染,或来自腐蚀或水处理的结果。臭和味也可能在储存和配送时因微生物活动而产生。  饮用水的异臭和异味不能直接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可得出该饮用水已受到污染和不安全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这里所谓肉眼可见物是指人的眼睛直接能观察到的杂物,包括悬浮于水中的杂物、漂浮物、动物体(如红虫)、油膜、乳光物等。饮用水中不应含有肉眼可见物。
     
    (5)pH:
    虽然pH通常对消费者没有直接影响。但它是操作上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在水处理的所有阶段都必须谨慎控制pH,以保证水的澄清和消毒取得满意结果。
     
    (6)铝:
    铝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地壳中。饮用水净化处理过程中广泛使用铝的化合物作为混凝剂。实验表明铝属低毒性。
     
    (7)铁:
    铁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铁是人的必需营养素。量过多会导致衣服、器皿的染色和形成令人反感的沉淀和异味。
     
    (8)锰:
    供水中锰过量时,会使饮用水带有不好的味道,并使卫生洁具和衣物染色。锰的毒性较小,由饮用水引起中毒的事例罕见报道。
     
    (9)铜:
    饮用水中的铜常来自水对铜管的侵蚀作用,水与铜水管接触的时间不同使水中铜的浓度有很大差别。铜的毒性小,但过多则对人体有害。
     
    (10)锌:
    天然水中锌的含量极少,主要来源于工矿废水和镀锌金属管道。水中锌会带来令人不快的涩味,水中锌的浓度过高时会呈现乳白色,煮沸时会形成油膜。
     
    (11)氯化物:
    饮用水中氯化物浓度过高,可使水产生咸味,并对配水系统具有腐蚀作用。
     
    (12)硫酸盐:
    研究的数据表明当硫酸盐浓度过高时会产生缓泻效应,但腹泻、脱水和体重减轻的人数和动物数并不增加。 对硫酸盐含量较高的水,新来的人和偶然使用者通常出现轻泻作用,但短时间后可逐渐适应。
     
    (13)溶解性总固体: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包括无机物,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当其浓度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并能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它是评价水质矿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14)总硬度:
    硬度是钙和镁形成的,人体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改用不同硬度的水(特别是高硬度的水)可引起嗣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一般在短期内即能适应。
     
    (15)耗氧量:
    耗氧量是指水样在规定的氧化剂和氧化条件下的可氧化物质总量,并以消耗的氧表示之。饮水耗氧量与肝癌与胃癌死亡率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表示饮用水的有机污染可能是这些消化道癌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16)挥发酚类:
    在酚类化合物中能与氯结合形成氯酚臭的,主要是苯酚、甲苯酚、苯二酚等在水质检验中能被蒸馏出和检出的酚类化合物。水中含酚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染,特别是炼焦和石油工业废水,其中苯酚为主要成份。酚类化合物毒性低。
     
    (1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目前国产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型的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和消除。毒性实验表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毒性甚低,一般不表现毒作用。
     
    2、微生物指标 

    (1) 菌落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

    (2) 总大肠菌群:指示水体是否存在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总大肠菌群主要包括4个菌属:埃希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些菌属可以在人、畜粪便中检出,有的也可以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检出,即在非粪便污染的情况下,也有检出这些细菌的可能性。

    (3) 耐热大肠菌群:组成与总大肠菌群组成相同,但主要组成是埃希菌属。

    (4) 大肠埃希氏菌:在此菌属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仅有这个一种。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粪大肠菌群。
     
    3、毒理指标

    (1)砷:
    砷在地壳中广泛存在,饮用水中砷主要存在于地下水中,来自天然存在的矿物和自矿石溶出。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往往取决于地层结构和井的深度。 砷是饮用水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是少数几种会通过饮用水使人致癌的物质之一。

    (2)镉:
    镉是有毒元素。食用镉污染的食物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环境中的镉来自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物扩散、污水及当地空气污染。饮用水中镉的污染可能来自镀锌管中锌的杂质和焊料及某些金属配件。

    (3)铬:
    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所以必须考虑人接触的主要形式。在氯化和曝气的水中,六价铬为主要形式。我国的饮用水中铬的标准均标明为六价铬。

    (4)铅:
    铅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并在骨骼中蓄积。婴儿、6岁以前的儿童以及孕妇是铅危害的最易感者。

    (5)汞:
    汞可致急性、慢性中毒。

    (6)硒: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量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毒,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7)氰化物:
    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有剧毒,作用于某些呼吸酶,引起组织内窒息。氰化物使水呈杏仁气味。

    (8)氟化物:
    氟化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适量的氟被认为是对人体有益元素。摄入量过多对人体有害,可致急、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9)硝酸盐:
    硝酸盐在水中经常被检出,含量过高可引起人工喂养婴儿的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10)三氯甲烷:
    已经证实三氯甲烷对两种实验动物引起癌症,并认为对人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作消毒剂的氯和在水源中存在的前体(腐殖质等)之间的相互反应。

    (11)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在饮用水中经常被检出,一般浓度为每升几个微克。 四氯化碳的主要有危害的器官是肝脏和肾脏。

    (12)溴酸盐:
    在一般情况下,水中不含有溴酸盐,当原水含有溴化物并经过臭氧消毒之后会生成溴酸盐。当饮用水用浓次氯酸盐消毒时也会生成溴酸盐。实验证明,溴酸盐在体外和体内均有致突变作用。

    (13)甲醛:
    甲醛为无色、刺激性气体,水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排放的工业废水。饮用水中的甲醛主要是原水中天然有机物在用臭氧或氯消毒过程产生的。

    (14)氯酸盐、亚氯酸盐:
    亚氯酸盐、氯酸盐是一种消毒饮用水的副产物。最主要卫生问题是可能引起红血细胞改变。

上海为康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方小姐

  • [联系时请说明来自 检测通]
  • 联系方式:
  • 请点击查看电话

  • 地址:
  • 杨树浦路2300号A401室

  • 检测通手机版

  • 检测通官方微信

  •  检测通QQ群